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算把这些对子都看完。

叶清清只出了三个上联。

烟锁池塘柳。

画上荷花和尚画。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前两个可算千古绝对,特别第一个,不知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

第三个难度小些,评出了五个佳句,意境高雅,对仗工整,音律合协。

第二个也得了一个好句,还有两个还算工整押韵的。

唯有第一个,选了半天,只选出一个勉强工整的,意境上就差的远了。

叶清清也不小气,九个人,每人如约给了一千两。还是一千两的现银,码起来足有一箱子,几十斤重,需要两个小厮抬上来。

给现银,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等文会之后,这些人可找孟山长换成银票,携带更方便。

果然,九个大箱子,一抬出来,现场气氛顿时火热起来。一千两,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来。

另外没选中的一百九十一人,叶清清每人给了十两银子,算作安慰奖。

钱虽不多,但这样的意外之喜,每个人拿着心里都舒坦。剩下那些落选的,心里就很懊恼了。早知道,再好好想想,不求那一千两,能得十两也不错啊。

趁着气氛正好,孟山长端着大喇叭,把行一书院的福利讲了一遍。每年招生的前一百名,可免去所有束脩和杂费,书院住宿和一日三餐。每月都有小考,前二百名,都有奖励……

总之好处多多,只要你学问好,肯努力,来读书不仅不用花钱,还能挣钱,比官学的待遇还好。

这年代,读书太烧钱,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一户普通人家,或许要举全家之力才行。

听了孟山长的话,许多人的心都火热起来,恨不得现在就把自家孩子送进书院来读书。

何况行一书院里的先生,并不比别处差。从决定要办书院的时候开始,叶清清就让熊大到处去打听,有真才实学的夫子。

陆陆续续已经聘请了近三十人,最差都是举人出身,大部分都是进士同进士,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入朝为官或者已经致仕的。


页面连接:http://www.84437610.com/read_0_b33zz/tvtz1010n10.html

宝书网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库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