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东贸特区的,济阳寺号”客栈内,杨时杨知府正伸展着要腿推开临街的窗户,喧杂的人声混合着各种气味扑面而来。客栈虽好,怎奈环境所处,一大早便吵得人睡不着觉,满耳的牛鸣与还价声。尽管被搅了好梦,杨时心情却还是不错,他江耘没说大话,商贸区的繁盛绝无虚言。

想着今天的行程,杨时的动作又快了几分。小子,还有什么新东西,尽管让老夫看看吧。

当知县考察团的一行人在江耘的带领下来到林老汉家的大院时,正是人头攒动的时候。衙役们花费的好长的时间才维持妥当。江耘轻咳一声,挥了挥手,众人渐渐安静下来。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江耘很是兴奋,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诸位,今日要看一样新事物。此物乃是一农作物,原本远离中土,本官历尽艰辛,巡访所得。年初在本县试种,得到了各位父老乡亲的支持,侥幸成功,现已成熟。今日幸逢杨大人及一干同仁来我浏阳作客,江耘不敢藏私,故请诸位分享。”说完,江耘示意林老汉可以开始了。

林老汉此生从未担当过如此重要的角色,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走上前去,抖抖嗦嗦的揭开了桌子上的红布。十几颗金黄灿灿的玉米棒子赫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林老汉屏住呼吸,将托盘捧在手中,急走几步,送至一干大人面前,待每人取了一颗之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开春之时,江大人选了老汉与乡里几个老把式试种此物。老汉选了最好的熟田,好生伺候,五十个种子抽了四十多颗芽,都长成杆子形状,每株都结了八、九个棒

杨时细细地观摩着手中的玉米。感受着它饱满的颗粒,问道:“此物何名?”

林老汉不敢回答,抬头望向江耘。

江耘毫不含糊,高声答道:“天下有五谷,此乃我大宋第六谷,名为玉米。”

“好名字,明黄美玉,天赐之米。好名字!”杨时赞道。

林老汉听到耳丰,甜得象吃到蜜糖。看来小儿子说得没错,这东西是叫玉米。名字没错,难道那个价格也是真的?

“既然名字中有米,可是能食用?。杨时又道。

“自然。味道如何,便请杨大人品尝一番。”江耘笑道,拍了拍手,两位选来的厨子走至场中,开始按江耘事先交待的方法现场烹调。

现场的气氛终于热闹起来。众人交头接耳。那条一颗玉米一贯钱的小道消息流传的最快,瞬间就传遍了全场。喜笑颜开的是那些种了玉米的;满脸写着羡慕的是没种上玉米的乡民;将信将疑的占了大多数,甚至连当事人林老汉都偷偷地走到江耘的跟前询问真伪。

“若有人真金白银的和你收,你怕不怕?”江耘笑嘻嘻道。

“我老汉怕什么,一不偷:不抢,自家田里种出来的东西,有啥好怕的?”林老汉道。

“这消息是不是真的,等会就知道了。”江耘拍了拍林老汉的肩膀道。

有了这番话,林老汉的腰立丐挺了起来,江大人拍在他肩膀的手让他有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此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尝尝老汉种的玉米。

场中的两位厨子正做得热火朝天,拿出了浑身的解数,或蒸、或煮、或炖。随着他们的娴熟手法。飘散出来的玉米独有的香气告诉在场的每一位,这是一道他们从未尝过的食材。

水煮玉米、玉米炖排骨,玉米粥、玉米莲子莫,或注重其有原味或注重其搭配,当一道道各有特色的玉米菜式被端上来时,江耘暗自得意:成败在此一举了。

赵怡与李清照两人静静的坐在角落中,周围是暗自戒备的护卫,虽然坐的位置并不起眼,但总会有人将做好的菜肴送过来供二人品尝。饶是两人昨日已先尝为快,此番也是吃得不亦乐乎。

杨时已经说不出好来,心情万分激动:昔日占城之稻已惠我大宋不浅,何况此物。

“江大人,此物可服了我中原水土?”杨时兴奋地问道。

江耘招招手,林老汉会意。激动的小跑过来,笑道:“大人,这庄稼极好伺候,很耐贫瘾。就是挂果之时多些水肥便行了。村东头的倪家老大舍不得自家的水稻,没有好生管这玉米,长得却也不差,就是果子结的数量少了些,个头也小了些。”顺着林老汉的手指,杨时看到了一个低头叹气的中年农夫。想必是正在后悔,少一个就是少一贯钱,这天大的富贵放在他眼前,却没有被他珍惜。

江耘走近杨时的身畔,轻声道:“杨大人,据我所知,此物一年两熟,可遍植大江南北,中原的水土俱都服愕,而且耐寒的很呐。昨日京城来的贵人已经知晓了此物的金贵了,杨大人的奏折可要抓紧

杨时频频**头,脸笑得象花儿一般,乐道:“此诚挚之言,老夫深受了。对了,此物定要在我潭州推广,以惠百姓。”

江耘反问道:“杨大人有何打算呢?”

杨时奇道:“打算?将种子分下去便走了,却要如何打算?”

江耘摇摇头道:“杨大人,下官的打算是不管它。”

骡漆它杨时皱眉道,“你又有什么新花样”“今年初收的玉米若是用来食用。实在太过奢侈,最佳莫过于做种。推广是一定的。当初招人试种之时,县里补贴了钱粮。但此番收成不错,本官想着惠民,决定五五分帐。杨大人觉着如何?”江耘试探着问道,

“五五开?唔,你先告诉我。那个一贯钱一颗的消息真否?”杨时犹疑道。

“八成是真的。”江耘也觉的这个价格高了**。不过,以司马倩的眼光,定是有她不亏本的道理。

“啊!?真的?看那老汉墙角那堆玉米,怕是不下三百个,五五开的话岂不是一百多贯!?”杨时惊道。

“杨大人,昔日商君变革,立一木于东门,颂令如下:运此木于西门者,赏金百两。换作今日,此理亦然。”江耘提醒道。今日造势已成,何愁明日政令通畅?

杨时一拍大腿,比然道:“老夫明白了。便按江大人所说。对了。江大人那五成怎么打算?”

江耘笑道:“我已派人统计过了。保守估计约有个一万二千颗左右的收成。我这六千颗,打算给我游师兄一千颗,再给杨大人留个二千颗,其余的。便一贯钱一颗。卖了吧。今年县里的钱粮实在吃紧。”其实统计上来的数字,远不止这个数。江耘少报了两千颗,以备不时之需。

杨时连连摇头:“两千颗,太少了太少了。”

江耘见杨时装糊涂(.2.),提醒道:“杨大人,我浏阳一年的漕运数也不过钱二千多贯,粮三千石,折成现钱,不过一万贯而已。”

经江在说,杨时明白过来。自失的笑道:“我是高兴的昏了头,两千便两千罢,我每个县五百的分下去便行了,不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没想到我杨时临到老了,倒遇上了你,如鱼得水,能为这一方百姓造福啊。”杨时沉浸其中,感慨非常。

其他四位知县得知每县可以分到五百颗玉米棒子的时候,连声感谢。各自憧憬着下半年的好收成。

此时,场丰众人的议论声终于集中到一个问题上:这玉米怎么分?

江耘摊开一只手掌,正欲高声宣布五妾开,却被小张师爷拉住袖子。轻声道:“江大人,不如让我来宣布?”

江耘明白小张卑父欲借此建立县衙的威信,便****头同意了。

“诸位乡亲。当初县里试种此物,特补了一贯钱和一斗粮,便是让乡亲们好生种养前几日一查,却现质量有好有坏。江大人关爱百姓。也不打算追究了,收成的玉米便五五分帐。”

此言一出。举众哗然。众人皆没想到江耘如此大方。竟能五五分帐。林老汉更是呆在那里,自己那三百妾个棒子会留下一半。没容他多想,那边司马倩已经在高声宣布:“成色好的,大个的,每个一贯钱。小个的也收,但只有半贯钱。”

“多,多少个?”林老汉还未从震惊中醒过神来,他的小儿子已经兴奋的拉着他的衣袖,颤声道:“爹爹,俺家还剩下三百二十个。”

“一百六十贯!”林老汉在心中盘算着,若是年成好,自己一家大小辛苦一年,也不过几十贯的进帐。如今,这今天大的馅饼已经砸到自己的头上了。

那一日的浏阳是疯狂的一日。运气好的种了玉米的,动了全家老小守护着自家的玉米地,等着商家上门收购。所幸全县玉米数量并不少,唯一的差别只不过是质量的好坏,一贯钱的限价并未被抬高。

除了司马倩之外,许多外地的客商与本地的商家大户也噢到了商机。加入了这场玉米收购战。甚至有一位贩牛客灵机一动,将自己所收的耕牛折价转手后回笼了资金。收了一袋玉米棒子渡了船往北方而去。当日后玉米种子风行大宋的时候。让他赚了个满盆。

相比其他农户,林老汉家的玉米最早被抢购一空,这让他的小儿子高兴得直跳脚。

“爹爹,我以后不上学了,跟着你种玉米!”


页面连接:http://www.84437610.com/read_41_41010bv/tn3t10m34.html

宝书网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百书楼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